(1)“全覆盖”宣传教育。根据辖区常见野生菌种类,制作食用菌和有毒菌图文目录,通过发放宣传挂历、张贴标语、召开“坝坝会”、走村入户等方式,宣传食用菌种类、烹饪注意事项、中毒急救措施等防控知识,引导群众不采摘、售卖、食用不熟悉菌类,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,累计发放资料300余份。
(2)“全流程”监督检查。聚焦野生菌采摘进出主要通道、菌类临时交易点等抽查野生菌品种,加强辖区酒店、餐馆、单位食堂的野生菌采购、储存、烹饪、留样情况监督,乡村开展检查10余场次,没收霉变或可疑菌类2千克。
(3)“全天候”应急准备。乡政府制定《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》,明确乡政府、卫生院职责和报告、送医、救治等程序,规定群众食用野生菌出现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幻觉等症状时,需启动应急响应。乡卫生院医护人员线上线下加强业务培训,重点规范野生菌中毒诊断、报告、抢救、转诊等流程,积极储备菌类中毒救治药物。